Swiss Confederation
2011年11月27日 in 出口海运运输
瑞士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或归类于西欧)的联邦制国家(虽沿用旧称“瑞士邦联”,但在1848年改宪后已实行联邦制),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及列支敦士登接壤。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伯尔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而该国的两个著名全球性都市苏黎世和日内瓦分别被列为世界上生活品质最高城市的第一和第二名。瑞士也是世界著名的中立国,历史上一直保持政治与军事上的中立,但瑞士同时也参与国际事务,许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
中文名称: 瑞士联邦
英文名称: Swiss Confederation
简称: 瑞士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伯尔尼
主要城市: 苏黎世,洛桑,日内瓦
国庆日: 1291年8月1日
国歌: 《瑞士诗篇》
国家代码: SUI
官方语言: 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语
货币: 瑞士法郎
时区: +1
政治体制: 联邦制
国家领袖: 瑞士联邦委员会
人口数量: 770.02 万(2009年)
人口密度: 186.5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日耳曼瑞士人
主要宗教: 加尔文宗
国土面积: 41285平方公里
水域率: 4.2%
GDP总计: 4841.32亿美元(2009年)
人均GDP: 66126.8美元(2009年)
国际电话区号: +41
国际域名缩写: .ch
目录
简介国名
面积
国旗
国徽
国花
国歌
人口
语言
宗教信仰
教育
地理自然地理
政区地理
重要城市
历史地理
政治宪法
国体
制度
经济体制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交通
文教体育
音乐
世界文化遗产
电影节
媒体
旅游半价卡
节日
签证
景点
简介 国名
面积
国旗
国徽
国花
国歌
人口
语言
宗教信仰
教育
地理 自然地理
政区地理
重要城市
历史地理
政治 宪法
国体
制度
经济 体制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交通
文教 体育
音乐
世界文化遗产
电影节
媒体
旅游 半价卡
节日
签证
景点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国名
中文:瑞士联邦 英文:Swiss Confederation/Switzerland 德文: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 法文:LA CONFEDERATION SUISSE 意大利文:Confederazione Svizzera 拉丁文:Confederatio Helvetica,简称CH(CHE) 罗曼什语: Confederaziun svizra 美誉 世界花园 世界公园 钟表王国 金融之国 欧洲乐园 欧洲水塔
面积
41,284平方公里面积 水域面积百分比 3.7%,位于第132位。 国徽
国旗
呈正方形。旗底为红色,正中一个白色十字。 瑞士国旗图案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四种。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联邦宪法,正式规定红底白十字旗为瑞士联邦国旗。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红色象征着人民的胜利、幸福和热情;国旗的整组图案象征国家的统一。这面国旗在1889年曾作过修改,把原来的红底白十字横长方形改为正方形,象征国家在外交上采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国徽
为盾徽。图案与颜色与国旗相同。
国花
火绒草 (雪绒花 )(薄雪草) 国石:水晶
国歌
瑞士诗篇 国际区码:41 货币:瑞士货币名称为瑞士法郎,属国际硬通货。1瑞士法郎=100生丁。瑞士货币有7种面值的纸币:10、20、50、100、200、1000瑞士法郎CHF)及7种面值的硬币:5、10、20、50生丁,1、2、5瑞士法郎。美元对瑞士法郎兑换率2010年平均比价为1:1.0428。 时差:瑞士的时间,比中国慢7小时,夏季则比中国慢6小时,因每年的3月至9月尾均采用夏令时间。 与中国关系:1950年9月14日,中国与瑞士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各自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
人口
770.02万(2009年),其中瑞士藉人口占79.8%,外藉人口占20.2%;人口密度 176/km^2位于第92位。
语言
瑞士应用语言共四种:德语Deutsch、法语Français、意大利语Italiano及罗曼什语Romansh。其中讲德语的人口占63.9%,主要在北部地区;讲法语人口占19.5%,在西部地区;讲意大利语人口占6.6%,在南部地区;讲罗曼什语人口占0.5%,在东部少数地区;讲其它语言人口占9.5%。这4种语言系官方语言。英语亦广泛运用。
宗教信仰
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其中天主教徒约占信教人口总数的44.1%,基督新教徒占36.6%。另,伊斯兰教徒约占4.5%,其他3.1%,无宗教者占11.7%。
教育
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预算中均占很大的比重(在联邦政府预算中占8%,在州和市镇预算中约占25%)。全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瑞士教育的特点是:初中教育普及;高中比重小、职业学校比重大;大学教学质量高。 瑞士联邦不设教育部,联邦一级的教育事务分别由内政部的科学与研究领导小组所辖联邦高工系统委员会和联邦教科司负责,同时辅以大学联席会议、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州教育局长联席会议、瑞士高教中心等全国性协调机构;全国的职业教育由国民经济部的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部管理。 瑞士人口虽少,但却拥有密集的高教网,现有12所国家承认的大学,其中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两所大学由联邦掌管,另10所为州立大学。按大学所在语区分,德语区有6所:巴塞尔大学、伯尔尼大学、苏黎士大学、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圣加仑大学和卢采恩大学;法语区有5所:日内瓦大学、洛桑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纽沙泰尔大学、弗里堡大学;意大利语区有一所大学。大学学制一般4、5年,医学专业为6年。 瑞士于1993年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决定将全国60多所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按地区合并成7所高等职业学院,该项工作于1998年完成,7所学院共有学生18000人。这一改革将使瑞士人口中拥有高等教育毕业文凭者的比例由之前的22%提高到25%。
编辑本段地理
自然地理
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其领土东起东经10°29′26″格劳宾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东经5°57′24″的日内瓦的尚希镇,最南端位于北纬45° 49′8″,靠近提契诺州的基亚索,最北面在北纬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尔根。南北长220.1公里,东西长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最高点是接近意大利的杜富尔峰(DUFOUL-PEAK,海拔4634米),最低点是位于提契诺州的马祖尔湖(LAKE MAGGIOLE,海拔-193米)。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如果再加上农业、绿地面积(10166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24.6%),则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绿地所覆盖。瑞士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有“欧洲水塔”之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在瑞士境内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尔河(在瑞士境内295公里,是瑞士最长的内陆河)、罗纳河(在瑞士境内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内陆河)。湖泊共有1484个,其中最大的是莱蒙湖(又名日内瓦湖),面积582平方公里,最深处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纽沙泰尔湖、马乔雷湖、四州湖、苏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积达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国面积的4.2%。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阿尔卑斯山以北受温和潮湿的西欧海洋性气候和冬冷夏热的东欧大陆性气候的交替影响,变化较大;阿尔卑斯山以南则属地中海气候,全年气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气温为8.6℃。在城市中,夏季气温可达华氏86度(30℃),空气湿度适宜;冬季气温经常低于华氏32度(0℃),时有下雪结冰的现象。 气候 瑞士夏季不热,冬天很冷。 但是地理位置与多变的地形又造成当地气候的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 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全国年平均气温为8.6℃。中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0℃左右,山区以外的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山区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 海拔2500米的森蒂斯7月平均气温仅有5℃。但在山谷地带冬季易形成逆温现象。 方位对局部地区的气温也起一定作用,朝南的山坡比谷地和朝北的山坡温度要高。 全所降水量在1000 ̄2000毫米之间, 3/4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降水也深受地形的影响, 高山峻岭处降水量远远超过中部高原一些地区及河谷地带。 此外, 西风带山谷里的干冷东北风和北阿尔卑斯大横谷中的干热焚风等也造成了局部的气候差异。干冷的东北风来自欧洲大陆的内陆, 给汝拉山区和中部高原地区带来晴朗天气,也使山谷里的气候比无风时更加寒冷。焚风吹起时, 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些山谷和丘陵会温度骤增,有时早春3月或晚秋11月的天气会像盛夏一样炎热。 焚风会将雪融化,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也常常造成山崩、雪崩、洪水或火灾, 使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如果这种风来得过早,就可能将雪刮走,从而破坏各种冬季运动, 使旅游业受损。
政区地理
瑞士目前分26个州 阿尔高州 内阿彭策尔州 外阿彭策尔州 巴塞尔城市半州 巴塞尔乡村半州 伯尔尼州 弗里堡州 日内瓦州 格拉鲁斯州 格劳宾登州 汝拉州 卢塞恩州 纳沙泰尔州 下瓦尔登州 上瓦尔登州 沙夫豪森州 施维茨州 索洛图恩州 圣加仑州 图尔高州 提契诺州 乌里州 瓦莱州 沃州 楚格州 苏黎世州
重要城市
中文名称: 瑞士联邦
英文名称: Swiss Confederation
简称: 瑞士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伯尔尼
主要城市: 苏黎世,洛桑,日内瓦
国庆日: 1291年8月1日
国歌: 《瑞士诗篇》
国家代码: SUI
官方语言: 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语
货币: 瑞士法郎
时区: +1
政治体制: 联邦制
国家领袖: 瑞士联邦委员会
人口数量: 770.02 万(2009年)
人口密度: 186.5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日耳曼瑞士人
主要宗教: 加尔文宗
国土面积: 41285平方公里
水域率: 4.2%
GDP总计: 4841.32亿美元(2009年)
人均GDP: 66126.8美元(2009年)
国际电话区号: +41
国际域名缩写: .ch
目录
简介国名
面积
国旗
国徽
国花
国歌
人口
语言
宗教信仰
教育
地理自然地理
政区地理
重要城市
历史地理
政治宪法
国体
制度
经济体制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交通
文教体育
音乐
世界文化遗产
电影节
媒体
旅游半价卡
节日
签证
景点
简介 国名
面积
国旗
国徽
国花
国歌
人口
语言
宗教信仰
教育
地理 自然地理
政区地理
重要城市
历史地理
政治 宪法
国体
制度
经济 体制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交通
文教 体育
音乐
世界文化遗产
电影节
媒体
旅游 半价卡
节日
签证
景点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国名
中文:瑞士联邦 英文:Swiss Confederation/Switzerland 德文: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 法文:LA CONFEDERATION SUISSE 意大利文:Confederazione Svizzera 拉丁文:Confederatio Helvetica,简称CH(CHE) 罗曼什语: Confederaziun svizra 美誉 世界花园 世界公园 钟表王国 金融之国 欧洲乐园 欧洲水塔
面积
41,284平方公里面积 水域面积百分比 3.7%,位于第132位。 国徽
国旗
呈正方形。旗底为红色,正中一个白色十字。 瑞士国旗图案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四种。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联邦宪法,正式规定红底白十字旗为瑞士联邦国旗。白色象征和平、公正和光明,红色象征着人民的胜利、幸福和热情;国旗的整组图案象征国家的统一。这面国旗在1889年曾作过修改,把原来的红底白十字横长方形改为正方形,象征国家在外交上采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国徽
为盾徽。图案与颜色与国旗相同。
国花
火绒草 (雪绒花 )(薄雪草) 国石:水晶
国歌
瑞士诗篇 国际区码:41 货币:瑞士货币名称为瑞士法郎,属国际硬通货。1瑞士法郎=100生丁。瑞士货币有7种面值的纸币:10、20、50、100、200、1000瑞士法郎CHF)及7种面值的硬币:5、10、20、50生丁,1、2、5瑞士法郎。美元对瑞士法郎兑换率2010年平均比价为1:1.0428。 时差:瑞士的时间,比中国慢7小时,夏季则比中国慢6小时,因每年的3月至9月尾均采用夏令时间。 与中国关系:1950年9月14日,中国与瑞士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各自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
人口
770.02万(2009年),其中瑞士藉人口占79.8%,外藉人口占20.2%;人口密度 176/km^2位于第92位。
语言
瑞士应用语言共四种:德语Deutsch、法语Français、意大利语Italiano及罗曼什语Romansh。其中讲德语的人口占63.9%,主要在北部地区;讲法语人口占19.5%,在西部地区;讲意大利语人口占6.6%,在南部地区;讲罗曼什语人口占0.5%,在东部少数地区;讲其它语言人口占9.5%。这4种语言系官方语言。英语亦广泛运用。
宗教信仰
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其中天主教徒约占信教人口总数的44.1%,基督新教徒占36.6%。另,伊斯兰教徒约占4.5%,其他3.1%,无宗教者占11.7%。
教育
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预算中均占很大的比重(在联邦政府预算中占8%,在州和市镇预算中约占25%)。全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瑞士教育的特点是:初中教育普及;高中比重小、职业学校比重大;大学教学质量高。 瑞士联邦不设教育部,联邦一级的教育事务分别由内政部的科学与研究领导小组所辖联邦高工系统委员会和联邦教科司负责,同时辅以大学联席会议、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州教育局长联席会议、瑞士高教中心等全国性协调机构;全国的职业教育由国民经济部的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部管理。 瑞士人口虽少,但却拥有密集的高教网,现有12所国家承认的大学,其中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两所大学由联邦掌管,另10所为州立大学。按大学所在语区分,德语区有6所:巴塞尔大学、伯尔尼大学、苏黎士大学、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圣加仑大学和卢采恩大学;法语区有5所:日内瓦大学、洛桑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纽沙泰尔大学、弗里堡大学;意大利语区有一所大学。大学学制一般4、5年,医学专业为6年。 瑞士于1993年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决定将全国60多所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按地区合并成7所高等职业学院,该项工作于1998年完成,7所学院共有学生18000人。这一改革将使瑞士人口中拥有高等教育毕业文凭者的比例由之前的22%提高到25%。
编辑本段地理
自然地理
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其领土东起东经10°29′26″格劳宾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东经5°57′24″的日内瓦的尚希镇,最南端位于北纬45° 49′8″,靠近提契诺州的基亚索,最北面在北纬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尔根。南北长220.1公里,东西长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1350米,最高点是接近意大利的杜富尔峰(DUFOUL-PEAK,海拔4634米),最低点是位于提契诺州的马祖尔湖(LAKE MAGGIOLE,海拔-193米)。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如果再加上农业、绿地面积(10166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24.6%),则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绿地所覆盖。瑞士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有“欧洲水塔”之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在瑞士境内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尔河(在瑞士境内295公里,是瑞士最长的内陆河)、罗纳河(在瑞士境内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内陆河)。湖泊共有1484个,其中最大的是莱蒙湖(又名日内瓦湖),面积582平方公里,最深处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纽沙泰尔湖、马乔雷湖、四州湖、苏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积达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国面积的4.2%。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阿尔卑斯山以北受温和潮湿的西欧海洋性气候和冬冷夏热的东欧大陆性气候的交替影响,变化较大;阿尔卑斯山以南则属地中海气候,全年气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气温为8.6℃。在城市中,夏季气温可达华氏86度(30℃),空气湿度适宜;冬季气温经常低于华氏32度(0℃),时有下雪结冰的现象。 气候 瑞士夏季不热,冬天很冷。 但是地理位置与多变的地形又造成当地气候的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 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全国年平均气温为8.6℃。中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0℃左右,山区以外的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山区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 海拔2500米的森蒂斯7月平均气温仅有5℃。但在山谷地带冬季易形成逆温现象。 方位对局部地区的气温也起一定作用,朝南的山坡比谷地和朝北的山坡温度要高。 全所降水量在1000 ̄2000毫米之间, 3/4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降水也深受地形的影响, 高山峻岭处降水量远远超过中部高原一些地区及河谷地带。 此外, 西风带山谷里的干冷东北风和北阿尔卑斯大横谷中的干热焚风等也造成了局部的气候差异。干冷的东北风来自欧洲大陆的内陆, 给汝拉山区和中部高原地区带来晴朗天气,也使山谷里的气候比无风时更加寒冷。焚风吹起时, 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些山谷和丘陵会温度骤增,有时早春3月或晚秋11月的天气会像盛夏一样炎热。 焚风会将雪融化,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也常常造成山崩、雪崩、洪水或火灾, 使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如果这种风来得过早,就可能将雪刮走,从而破坏各种冬季运动, 使旅游业受损。
政区地理
瑞士目前分26个州 阿尔高州 内阿彭策尔州 外阿彭策尔州 巴塞尔城市半州 巴塞尔乡村半州 伯尔尼州 弗里堡州 日内瓦州 格拉鲁斯州 格劳宾登州 汝拉州 卢塞恩州 纳沙泰尔州 下瓦尔登州 上瓦尔登州 沙夫豪森州 施维茨州 索洛图恩州 圣加仑州 图尔高州 提契诺州 乌里州 瓦莱州 沃州 楚格州 苏黎世州
重要城市
相关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