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萨城市罗斯托克

2011年1月24日 in 拼箱拼柜
汉萨城市罗斯托克(德语:Hansestadt Rostock)位于德国北部,人口接近二十万,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最大的城市。瓦尔诺河(Warnow)流经市区,在瓦尔诺明德(Warnemünde,意为瓦尔诺河口)汇入波罗的海。公元600年左右,开始有斯拉夫部落在瓦尔诺河下游定居,瓦尔诺河在入海前约13公里处由窄变宽,早期居民称这一景象为Roztoc,并以此命名其据点,这也是今天城市名称Rostock的起源。罗斯托克是德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三大港城之一,也是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文化上和经济上最重要的城市,主要经济部门包括造船业、海运业、旅游业和服务业。海滨,港口,汉萨城市的历史,砖石哥特建筑,以及建于1419年的古老的罗斯托克大学勾画出这座城市的特色。罗斯托克的城市格言是“城内一致,众生康乐”(拉丁语:SIT INTRA TE CONCORDIA, ET PUBLICA FELICITAS)。罗斯托克市区分布于瓦尔诺河下游两岸,从市中心到海岸有13公里的宽阔河道,可以行船。紧邻入海口的河段向东扩为布莱特泠湾,在此建有罗斯托克海港。居民区集中在瓦尔诺河西岸及东岸南部。东岸北部呈现田园风光,有一片6000公顷的叫做罗斯托克海德的滨海林区。

罗斯托克古城区和瓦尔诺明德的地貌随时间推移有明显改变。今天的主干道阿姆施特兰德路(Am Strande,意为河滩旁)一带昔日确实是河滩,亦曾建有通往航道的长桥。古城曾有的护城河在拆除要塞工事之后毫无意义,在市港(市中心的河港)改建时被填平。在一些老照片上还可以看到曾分别坐落于彼得门外和科略佩林门外的两座桥梁,附近曾建有菲舍尔港,及煤炭码头所在的黑德格港,位于现在的黑德格半岛。瓦尔诺河在瓦尔诺明德曾经改道,布莱特泠湾在海港扩建时也有所变化。

罗斯托克在陆地上只与巴特多贝兰地区相邻,这一地区的大部分被称为罗斯托克的卫星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此出现了很多新住宅和新企业,吸引了部分城市居民。

相关日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