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2010年9月3日 in 海运出口
公元前2世纪成为古罗马领土。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
16世纪中叶起属于奥斯曼帝国。19世纪时利比亚地区由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个省份组成。
1911年至1912年,意土战争爆发,意大利以战机袭击,压倒性战胜奥斯曼帝国,从此利比亚沦为意大利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国、法国占领。
1951年12月24日,获得英国及法国同意,在联合国安排之下宣告独立,由伊德里斯国王领导,称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
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
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上校领导的革命指挥委员会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国王被驱逐,定名“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根据《的黎波里宪章》,与埃及、苏丹结成革命同盟。
1977年3月2日,改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78年8月9日,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986年,复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8年12月21日,发生洛克比空难,利比亚政府被指包庇涉案行凶者,1991年联合国在英国、美国为首的国际压力下对利比亚实施包括空中封锁、武力禁运、经济和外交制裁等一系列制裁。
1999年,利比亚同意移交两名疑凶给联合国受审。
2003年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506号决议,决定解除联合国因1988年洛克比空难和1989年法国联航空难事件而对利比亚实施的长达11年的制裁。
2004年6月28日,利比亚与美国建立新外交关系。
2006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布莱尔率团亲访利比亚。
2006年5月15日,美国宣布将与利比亚全面复交,一方面拟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设立美国大使馆,另外决定在45日内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名单中剔除。
相关日志

    发表评论: